1
车门把手的“密室逃脱”美学
感应式隐藏门把手:通过手势感应开关门;
手动按压隐藏式:大拇指按住一端,另一端翘起拉开;
电子解锁隐藏式:车钥匙解锁后,一端翘起拉开;
翻盖式:按压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翘起拉开;
弹出式:按下门把手上的按钮,门把手弹出后拉开;
内扣式:门把手往内缩开门;
车窗上的门把手:门把手较小,藏在车窗位置,拉动方式同手动半隐藏式门把手;
全隐藏式按钮开关:车门上没有门把手,按下车窗位置隐蔽按钮开门……
进门不容易,从车内往外开,又是新的盲区。
有按键式的,算是传统机械式之外最常见的一种;
有门把手设计在圆轴上,向后转的;
有要将手指伸进去,向上抬起的;
有要整只手伸入,往身体一侧拉完成解锁,再往外推的;
还有的按键式,按下去打开的是窗还是门,或者仅仅是个装饰,难以分辨,也不敢瞎按……
种类繁多的门把手让人犯了难。开个车门而已,都快赶上密室逃脱,有人直呼,以后别管啥花样,干脆直接统一语音控制:师傅,开车门!
2
反习惯的设计
有用卫生纸禁湿提前覆盖在车门把手上的,有用冲牙器灌温水的,还有用工具小心翼翼碎冰的…… 极端天气下,焦头烂额的车主趴在车门旁的低声怒吼,无所适从。
车门把手的新设计没有减少开门步骤,反而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导致夹手事件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掀翻指甲盖。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用户用车焦虑洞察报告》
3
“颠覆性创新”的新战场
既然如此饱受争议,为何还要不断推陈出新?
来源:瞭望智库
编辑:王帅雨
审核:冯海啸 闫振寰 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