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家。
一方面,它号称世界上最强硬的国家之一,跟美日韩斗了几十年是越斗越勇。而且朝鲜搞核武器的时候,美国加上中俄两大强邻,也奈何不得它。
但另一方面,朝鲜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国家,脆弱到连粮食、电力、油气等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无法保障。今年的俄乌战争暴露了欧洲等地区的能源安全问题,其实朝鲜面临的能源问题,比欧洲要严峻得多。
欧洲只是缺石油和天然气,但并不缺钱,咬咬牙还是可以挺过去的。而朝鲜是既缺能源也没钱,如果遭遇能源危机,就不是简单的经济下滑问题了,那是会饿死人的灾难。
没有油气,朝鲜人冬天怎么过?
其实朝鲜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日子并没有现在这么难过。
那时候,朝鲜依托苏联主导的经互会,可以和苏联及东欧国家自由地进行以物换物的贸易,换取廉价的石油及工业产品。在苏联老大哥的支持下,朝鲜还倡导使用农药、肥料等新技术,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农业机械化时代。
在1980年朝鲜农业机械化高峰时期,该国平均每百亩耕地就拥有一辆汽车,平原地区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7台拖拉机,半山区和山区平均能拥有6台。按照这个机械化程度,朝鲜用191万公顷耕地养活2000多万人口,应该不是难事。
但苏联的意外解体,却打断了朝鲜的发展进程。因为失去了苏联的廉价石油供给,朝鲜的农机就成了一堆废铁。
并且东欧工业国家纷纷转向西方,并支持用美元作为唯一的国际通货,这让缺乏外汇的朝鲜无法再向它们购买农机配件等产品。至此,朝鲜的农业机械化就基本停滞了。
因为石油是化学工业的原料,所以那些需要石油作原料的工厂如化肥厂、农药厂等,也不得不停产。结果还导致朝鲜当局被迫下达收集粪便的任务,以此缓解肥料短缺问题。
但肥料可以替代,农药、农机等物资却不能替代,所以从九十年代开始,朝鲜的农业就出现了萎缩,饥荒也随之而来。
另外,缺油导致朝鲜很多工业部门也不得不减产或停产。尤其是电力工业,比如油电厂停止运作,就会让停电成为家常便饭。
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长期研究发现,朝鲜消费者对能源的需求从1990年的1300千万亿焦耳(相当于3000万千瓦时)下跌到了2005年的500千万亿焦耳。
国际监测卫星拍摄到的照片显示,那些年朝鲜周边的中俄韩境内都有大片光亮,而朝鲜几乎是一片黑暗。
更惨的是,朝鲜在1995-1997年间,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不仅良田被毁淹,而且还冲毁了大量的工厂、水电站大坝、矿井、基础建设等,让朝鲜的农业和工业系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不过相对来说,朝鲜油气紧缺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并不那么明显。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朝鲜拥有汽车的人非常少,对于大多数无车的普通百姓来说,是感受不到油气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的。
而且朝鲜人冬天的取暖方式与中国也有不同。
虽然朝鲜与中国东北相邻,冬天气温可降至零下40度,而且冬天很漫长,一直可持续到第二年4月,但普通的朝鲜人取暖主要用的是蜂窝煤,而不是天然气。据称朝鲜地下埋藏有45亿吨左右的煤炭,这是朝鲜的主要能源来源。
上世纪80年代末,朝鲜居民生活所需能源中有77%要依靠煤炭,但到了2009年该比例却下跌到了32%。
这倒不是因为朝鲜人用上天然气或其它能源了,而是因为朝鲜常年缺电导致煤炭供应也出了问题。所以朝鲜人砍伐木材取暖的现象,也很普遍。
为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朝鲜曾寻找太阳能、太阳热、生物质能源等替代能源。不过太阳能、太阳热都是富裕和新兴阶层才用得起的,普通百姓并不会用。
而由落叶、腐草、玉米根、稻子等山林以及农作物压缩而成的生物质能源,倒是很原始也很便宜,可放于锅炉中供暖,但据称这种能源大部分也要从中国进口。
能源与核武器,朝鲜选择了后者
对于一个采取“先军政治”制度的国家而言,缺少油气对人民生活、国家工业的影响还不是最重要的,朝鲜领导人最关心的应该是,它对国防军事的影响。
朝鲜闹饥荒搞不跨国家,而如果武器装备不能运转,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毕竟飞机、坦克这些能保家卫国的武器装备只能用石油,是烧不了煤的。
邻居有难,中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在苏联解体后,中国自然就成了朝鲜的主要石油供应国。为了支援朝鲜,中朝边境线上还建有专门的输油管道,供应朝鲜的石油曾一度占朝鲜石油进口总量的90%。
但在朝鲜执意发展核武器之后,中朝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国一直主张半岛无核化,也是基本支持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决议的。
例如,在2013年朝鲜进行核试验后,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也对朝鲜实施了原油禁运。但禁运了多长时间,不得而知。
因为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向朝鲜出口了超过21.8万吨的成品油,约为俄罗斯的6倍。
除了中国,朝鲜也企图从伊朗等国家获取石油资源。不过从海上进口石油,风险要大得多。
因为在联合国制裁朝鲜后,美国曾联合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利用军舰和飞机在相关海域日夜巡视,目的就是收集朝鲜违规偷运石油船只的情报。
在这种全面封锁下,朝鲜要想从海上偷运石油而不被发现,简直难于上青天。可能也是实属无奈,朝鲜也曾考虑过,以冻结核计划为代价换美国解除对朝制裁以及提供重油、电力等能源援助。
另外,韩国也曾提出过一个“燃气换和平”的计划,提议修建一条连接俄罗斯、朝鲜、韩国的油气管道。但这些设想最后都没有实现,朝鲜最终还是选择了核武器。
其实理解了朝鲜的能源问题,也就能明白朝鲜与俄罗斯走得比中国近的原因了。前不久朝鲜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承认俄罗斯制造的两个“共和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当前复杂凶险的国际局势下,朝鲜已越来越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
如果世界发生全球性能源危机,朝鲜要从国际市场获得能源几无可能,而且朝鲜也没有那多钱买高价能源。所以朝鲜现在对俄罗斯示好,可能就是希望能从俄罗斯获得稳定的廉价油气资源。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自身石油安全还不能保证,哪顾得上朝鲜的能源需求?
埋在地下的神秘“宝藏”
朝鲜如果不能解决能源问题,经济和农业发展就很难取得突破,饿肚子的事也就无法彻底解决。但朝鲜又该如何解决能源问题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开放。实际上朝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相反朝鲜的自然资源还很丰富,如果朝鲜以开放的姿态充分利用那些资源,也不至于会如此贫穷。
有媒体报道,朝鲜拥有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煤炭之外,还包括铁矿、铜矿、银矿、锰、锌、稀土、金矿等,而且储量都不小。
其中,据称稀土储备高达2亿多吨。据韩国的朝鲜资源研究所估计,朝鲜矿产总价值高达6万亿美元。另有韩国研究机构称,朝鲜矿产资源价值可能已超过10万亿美元。
除了矿产资源,朝鲜的东海盆地和西海盆地还蕴藏了丰富的石油。
1989年,韩国现代公司名誉会长郑周永在访问朝鲜后曾说过,“平壤位于油堆之上”。据推测,朝鲜的石油储藏量约在600-900亿桶。
只要朝鲜愿意,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出钱出技术帮助朝鲜开发这些自然资源。但遗憾的是,朝鲜对外资在朝鲜的活动管制很严格。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当年朝鲜的显赫人物张成泽被处决时,有一条“罪名”就是“以还债为借口,居然以50年为期向外国出卖罗先经济贸易区的地皮”。所以一直以来,金正恩对外国投资包括中国的投资,都持有戒备心理。
至于原因,可能是因为朝鲜的“地下资源”实在太敏感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朝鲜为了应对潜在的战争风险,在地下掩藏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和基地,包括导弹发射井、飞机库、地下军事通道,以及海军港口等。据称,朝鲜的地下军事设施有8000多处。
据报道,朝鲜在朝韩边境非军事区就有20多条地下通道(被韩国军方证实的有4条),在战时,朝鲜可快速将大量兵力秘密直接输送到韩国境内。而如果朝鲜允许其他国家开采地下资源,这些秘密就藏不住了。
因此,朝鲜即使再穷再饿再冷,恐怕也不会轻易放松这些限制,不会去打那些地下矿藏的主意。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