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与展望、能源电力绿色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算力电力融合发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等方面作专题报告,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3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与会专家围绕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与展望、能源电力绿色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算力电力融合发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等方面作专题报告,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围绕扩消费稳增长与结构性改革,深入分析了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增长态势和经济转型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强调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精神,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等举措,减小消费结构性偏差,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中速高质量增长。
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作主旨报告,围绕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与展望,全面系统总结了2024年电力行业在安全保供、电力供需、绿色转型、电力改革、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深入分析了电力发展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对电力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他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周年,电力行业要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做好“十五五”电力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能源安全为首任,全面增强电力安全供应保障能力;锚定“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引领与产业升级并重,着力培育更多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强化电力国际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奋力书写新时代电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确保国家总体能源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围绕“推动能源革命 加快绿色转型”主题,系统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介绍了中国华电在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能源绿色转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后续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提出了有关建议。
立足科技创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电力电源低碳化、物理架构电子化、运行控制智能化三大内在特征,预测了新型电力系统电子化发展进程中的三个阶段,阐述了“内源式”科技创新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析了智能化将给电力系统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总工程师黄伟结合算力电力融合发展研究,介绍了算电融合发展的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通过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指数分析了当前算电融合发展水平和成果,指出了算电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对电力行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智能方向转型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围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实践,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系统总结了当前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在规则体系、总体架构、价格机制、市场功能、消纳机制、监管体系、人才队伍、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六方面关键问题和挑战,并从总体要求、发展目标、近中期重点任务等三方面对电力市场建设进行了展望。
在大模型的发展与安全方面,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虎嵩林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人类探索未知的新工具,对于大模型安全领域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为电力行业如何提升智能潜力,赋能数智电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白丽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