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璐
通讯员 唐姗姗 刘紫瑶
4月的襄城,春意盎然。在襄城经济开发区,湖北睿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高大的钢结构厂房拔地而起,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厂房土建完成90%,首批制氮设备入场安装,5月份完成整个设备的安装。”该公司运营总监裴斌介绍,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预计年底投产。
湖北睿派新能源科技公司由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2024年1月6日与襄城区签约,项目核心业务是对“退役”锂电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
时间回溯到2023年7月,一条信息引起襄城区招商团队的注意:东风鸿泰控股集团计划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项目。
“这一战略布局立即引发全国关注,有30多个地区在竞争这个项目,仅省内就有四五家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时任襄城区招商中心主任梁珊珊回忆道,“说实话,压力非常大。”虽然襄城区拥有泽东化工、湖北锂源等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但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优势并不十分突出。
“让企业看到襄城最大的诚意。”梁珊珊说,企业当时发来一份项目要素清单,列出50多项具体诉求,涉及土地、环保、能源、交通等方面。“这份清单就是考卷,回复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襄城区委、区政府立即行动,组织发改、经信、环保、自规等10余个部门召开专题会,逐条研究企业诉求,当晚就将一份详尽的答复送到企业手中。
后来得知,襄城区是全国竞争者中唯一当天就给出详细回复的。正是这份诚意和效率,让企业看到了襄城的决心。
在随后的细节沟通中,无论是周末还是深夜,相关部门总是第一时间回应。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最终花落襄城,总投资20亿元。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襄城区开启全方位服务模式,组建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找银行批贷款、征地、办证……一系列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去年9月份,项目开工。
“4月24日,打桩机1台、挖掘机4台、铲车1台,现场施工情况如下……”睿派科技一期工程项目推进微信群,每天准时公布建设进展,群内71人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让我们感动的是,襄城经济开发区专门腾出一层半办公楼,让我们40多名员工与开发区工作人员同吃同住。”裴斌说,厂房建设充分尊重项目方意见,供电、供水、道路施工一应解决,还提供免费职工宿舍和食堂。
站在即将投产的生产线前,裴斌充满期待,项目建设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至少4个月。
让襄城区振奋的是,随着睿派新能源等项目落地,一条“资源—材料—电池—应用—回收”的完整新能源产业链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