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我国电力行业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1%,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达10%,成为主要增长点。与此同时,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风光占比合计达88.9%,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速显著高于传统火电,凸显能源结构转型成效。
一、用电需求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驱动分化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宏观经济向好带动全社会用电量达31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最快,达10.0%,主要受益于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2.3%,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但增速相对平缓;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6.0%,反映出服务业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2.5%,与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密切相关。
用电需求的分化映射出经济结构转型的特征。第一产业用电高增长表明农业电气化水平提升,而第三产业用电增速领先则印证了数字经济、商业服务等领域的扩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二产业仍是最大用电主体(占比65%),但其增速相对较低,显示高耗能产业的结构调整仍在深化。
二、能源结构加速转型,风光装机主导新增供给
1-4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052万千瓦,同比增长58.21%。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1298万千瓦、265万千瓦、1996万千瓦和10493万千瓦,风光合计占比达88.9%,成为新增装机绝对主力。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比74.7%,表明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持续推进;风电占比14.2%,海上风电与陆上大基地项目贡献显著。
发电量结构同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火电同比下降4.1%,而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10.9%、12.7%、19.5%,清洁能源替代效应加速显现。水电受来水波动影响增速较低(+2.2%),但仍保持正向增长。这一趋势表明,随着风光装机规模扩大及并网消纳能力提升,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将持续提高,进一步巩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供给基础。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能源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国务院近期审议通过的《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绿色技术应用,为电力行业低碳化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与新能源成本下降,将推动风光发电经济性进一步提升,加速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注:本文数据均引自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公开信息,不涉及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