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与知识伙伴共同举办的“2025亚洲能源论坛” ,以及标准普尔全球能源与工业指数(S&P GSCI)主办的CERAWeek 在吉隆坡落幕。会议强烈呼吁采取紧急、包容且具有行动力的措施,推动能源转型。
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60个国家和38个行业的超过4000名参与者齐聚一堂,其中包括政策制定者、金融家、技术专家及能源行业专业人士。
在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能源行业的重要人士重申亚洲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地区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需求,使其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既不可或缺又独具特色。因此,转型策略必须基于区域实际情况,优先考虑能源获取、可负担性和社会经济进步。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表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报复性关税以及供应链中断加剧了不确定性,削弱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曾经提供的可预测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脆弱性或许在能源和气候领域最为明显。在亚洲,良性竞争可以与互利共存。
亚洲要实现公正、公平的能源转型,离不开投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清晰连贯的金融架构,激发投资者信心,动员更多资本流入整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安瓦尔表示。
标普全球(S&P Global)副董事长、剑桥能源周(CERAWeek)创始人丹尼尔·耶金表示,曾经世界更加全球化,国家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贸易兴起,供应链飞速成长。但我们现在正目睹这一切的逆转,这个世界仍然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但变得更加碎片化,国家认同、政治等问题正在影响全球供应链。
“亚洲将在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目标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斯里陶菲克称,因为亚洲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中心。预计到2050年,亚太地区的人口将增至52亿,该地区能源需求占到全球的一半,同时贡献了全球约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本届论坛以“推动亚洲能源转型”为主题。通过超过50场的战略对话,促进了务实、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并共同感受到紧迫感。
在题为“能源现状,能源未来:亚洲公正转型之路” 的全体会议上 ,与会专家强调,亚洲向碳中和未来的转型必须具有鲜明的亚洲特色——务实、包容,并且要根据该地区的多样化经济现实量身定制。
在一场名为“上游处于战略十字路口:在碳约束的未来创造价值” 的全体会议上,行业领袖探讨了上游运营商如何在应对气候承诺、经济压力和能源安全问题的同时,创造长期价值 。
由丹尼尔·耶金主持的高级领导对话“亚洲能源转型” 中,反复强调了亚洲在向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与机遇。
与会嘉宾指出,亚洲的能源转型必须是适应性和实用性的——利用已验证的技术和区域优势,在不牺牲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尽管这一转型过程复杂 ,但亚洲正走在定义一个务实且有韧性的能源未来前列。
在闭幕式上,陶菲克表示:“2025亚洲能源论坛的目标是在本地区背景下解决能源转型的现实问题 。过去三天的讨论成功地突出了当前和新兴的挑战,并强调了构建一个有韧性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性。亚洲坚定地采取务实和合作的态度,致力于为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塑造一个公正和平等的能源未来 。”
本届论坛见证了14份谅解备忘录(MoU)的签署 ,并在技术、 地理和商业模式等多个领域推进了多项高影响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