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76 家电力相关企业、产值突破160亿元……在成都双流,核电装备、智能电网、氢能储能等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成型,打造一个专业化电力产业园区的时机已然成熟。
6月27日,在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供应链生态合作大会上,150余家电力产业链企业来到现场。“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园区”正式授牌,这是双流区“立园满园”的特色园区之一。
“成都市双流区电力产业园区”正式授牌
“我们每年与特锐德的整体合作有3亿-5亿元,与川开电气的合作也是千万级别。”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硅钢销售部副总经理陈卓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期望,“未来或可以在电力产业园里布局硅钢加工中心。”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纯也很看好该产业园的发展前景。“我们一年与川开电气也是千万级别的合作。”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很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电力产业不仅产业链很长,经济价值也极其重要。
活动现场
据悉,该园区将采用“国企+链主企业+产业链商会”创新运营模式,构建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技术攻关到市场落地的全周期赋能,标志着双流电力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活动现场,《双流电力产业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为电力产业未来10年发展标定了清晰路径,为内陆城市破解“产业转移与低碳约束”矛盾提供了新范式。蓝皮书明确了三阶段发展目标:2025—2027年夯实基础,电力装备集群规模超300亿元;新增光伏装机20万千瓦;用户侧储能达10万千瓦;2028—2030年全面突破,建成西南最大的“光储充放”交通枢纽;“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应用;2035年引领示范,电力装备集群规模超500亿元;形成“技术输出+装备制造+标准制定”生态链。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华龙一号暨新一代智能柜产品,该产品填补了核岛低压配电设备国产化空白,为我国核电产业链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