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岩山村的稻田里稻香阵阵,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近日,在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驻岩山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一场“以购代扶”的消费帮扶行动在岩山村与学校之间架起“产销桥”,20余万元的农产品采购款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卖难”问题,更让“等靠要”的旧观念逐渐转变为“劳动致富”的新动力。
精准对接需求,“土货”变“紧俏货”
“要让岩山的好产品被更多人看见!”自入驻岩山村以来,工作队便将消费帮扶作为常态化工作重点。针对脱贫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窄、市场竞争力弱的痛点,工作队主动出击:一方面深入农户家中,挨家挨户收购大米、菜籽油、茶油等优质农特产品;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学校工会,以“以购代扶”的方式促成采购合作。此次采购不仅涵盖岩山村的大米、菜籽油、茶油,更将洞口县古楼红茶、手工米粉、雪峰蜜桔干等特色产品纳入清单,让“岩山货”“洞口味”成了学校食堂、教职工家中的“香饽饽”。
多方联动发力,“帮扶”变“长效”
消费帮扶的成效,离不开“上下联动”的合力。据悉,工作队入驻首日,洞口县委书记吴韬便叮嘱:“要把洞口的土特产打出名声,走向长沙!”为落实这一要求,工作队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为农特产品设计精美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主动对接后盾单位,计划通过党建引领动员更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并推动镇内企业农特产品入驻帮扶网,多渠道拓宽销路。目前,工作队的主动作为已获县委肯定,“将更多洞口土特产带到长沙”“在学校举办洞口土特产展销会”等长效合作机制也在积极推进中。
激发内生动力,“输血”变“造血”
“以前总愁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现在工作队帮忙找销路,咱们种得更有劲头了!”岩山村脱贫户李大叔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此次20余万元的采购款,不仅直接带动脱贫户增收,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消费帮扶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而是要让村民看到市场、学会经营。”工作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探索“企业+农户+平台”的合作模式,让岩山的好产品真正从“田间”走向“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从稻浪翻滚的田间到温暖热闹的餐桌,岩山的“土货”正带着泥土的芬芳、村民的期盼,踏上更广阔的舞台。这场“以购代扶”的生动实践,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接力赛”,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加速跑”。 (许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