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昨晚光伏圈炸开了锅,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的半年报预告一出来,市场直接分成了两派。有人说这行业彻底没戏了,也有人盯着减亏数据两眼放光。作为在财经圈摸爬滚打20多年的财经老炮儿,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透这事儿。
先看两家的账怎么算。隆基绿能亏了24亿到29亿,但同比少亏了24亿到28亿,这相当于把去年亏的钱硬生生掰回来一半。细究原因,人家上半年组件出货量逆势增长,海外电站项目结算超预期,再加上硅料降价省了不少成本,连资产减值损失都砍了一大半。就像种地的老农,赶上收成不好,但靠优化种植技术和卖高价经济作物,愣是把亏损窟窿填上了大半。
再看通威股份,亏了49亿到52亿,比去年同期多亏了近20亿。问题出在哪儿?人家可是全球硅料龙头,上半年硅料价格跌了快三成,库存减值计提了一大笔,再加上老旧产能淘汰,直接把利润砸出个大坑。这就好比开矿的老板,赶上矿价暴跌,手里的存货还砸在手里,只能咬着牙认栽。
其实这两家的表现,就是整个光伏行业的缩影。现在光伏圈的产能都快卷上天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产能加起来超过1100GW,可全球一年也就需要600GW左右。价格战打到什么程度?组件最低报价跌到0.6元/W,比成本价还低0.08元,整个行业都在赔本赚吆喝。但反过来想,这也意味着行业洗牌进入白热化,那些靠低价抢市场的小厂,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不过最近政策风向变了。工信部刚修订了行业规范条件,以后新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从20%提到30%,研发投入低于3%的企业直接pass。这就像给行业装了个过滤器,只有技术领先、家底厚实的企业才能留下来。更关键的是,光伏板块指数在今年4月已经跌到了0.398的历史低点,这可比2018年“531新政”时的底部还要低。老股民都知道,市场往往在绝望中孕育机会。
对咱们中长线投资者来说,现在正是蹲守机会的时候。但蹲守也得有讲究:
第一,要看企业有没有真功夫。隆基绿能的HJT电池量产效率已经做到26%以上,通威股份的N型硅料成本降到2.7万元/吨,这种技术硬实力才是穿越周期的底气。
第二,得盯着海外市场。爱旭股份靠ABC组件在欧洲卖得风生水起,二季度单季居然盈利了,这说明海外高毛利市场才是破局关键。
第三,别被短期亏损吓住。通威股份虽然亏得多,但手里攥着90万吨硅料产能和饲料业务的现金流,等行业回暖分分钟回血。就像打仗,真正的精锐部队都是在寒冬里练兵,等春天来了直接收割战场。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光伏这行就像坐过山车,现在虽然跌到谷底,但全球碳中和的大趋势没变。那些能在技术、成本、渠道上站稳脚跟的企业,现在每一次调整都是上车机会。咱们做中长线的,就得有耐心等风来,毕竟真正的大钱,都是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赚的。
(本文由20年财经老记者、中长线投资者帮主郑重独家解读,关注我,带你看透市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