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最高负荷两创历史新高,从418.9到427.9万千瓦,均发生在午后13时,分别为7月4日和5日。”国网枣庄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负荷预测专责种法超介绍说,进入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推动用电制冷负荷激增150万千瓦,较去年同比增长11.1%。
枣庄供电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启动“1+N”电力保供方案,竣工投产27项度夏工程,上千余名干部员工坚守保供第一线,全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确保全市城乡客户清凉度夏。
带电作业,不怕热的高空舞者
“来水了,来水了…… ”7月15日11时,当带电作业手刘庆鹏、吴成泰完成空中搭火,刚刚返回地面,大吕巷村种植户们一片欢呼,开始浇水抗旱。
刘庆鹏、吴成泰是枣庄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作业手,前一天接到紧急任务,配合大吕巷村西南台区改造实施带电作业,满足村上抗旱用电需求。
大吕巷村位于枣庄市新城街道,是蟠龙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地,素有“金香城银吕巷”之称。自20年前枣庄新城搬迁以来,家家搭棚,户户种菜,成了枣庄新城的“菜篮子”。今年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村上灌溉日夜不停,针对西南台区电网相对老旧的实际,枣庄供电公司为村上新架设0.4千伏线路500米,改造10千伏线路300米。
当日6时,施工开始,两人一番高空作业下来,全身湿透,衣服直接拧出水来。
“少则3项,多则6项,天天都有作业任务。” 刘庆鹏表示,进入高温以来,带电作业任务量相对减少,但始终未停。“多为配合作业,时间不好掌控,往往太阳最毒时,正是我们登高作业时。”刘庆鹏表示,干啥讲啥,只要客户用电有保障,淌多少汗都值了。
夜巡测温,看不见的特别行动
“贾泉村东南台区,01开关A相电流118安、温度48.6℃,运行正常。”
7月4日20时许,枣庄供电公司峄城供电中心榴园供电所53人分头组成“夜巡小组”,现身各个配电台区,现场对变压器、开关等设备进行卡流测温,掌握夏夜用电高峰第一手资料。
根据电网特点和用电负荷变化,他们开展夜巡、测温和卡流,密切跟踪供电线路及设备运行状况,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有隐患早排查、有缺陷早处理。
同时行动的,还有输电运检中心。不同的是,他们夜巡的输电“大动脉”,全部处于荒郊野外。每巡一条线路,都要趟过丛生杂草;每至一基铁塔,均需穿齐腰灌木;每飞巡一处点位,更要忍受蚊虫叮咬。
“A相40.7℃,B相41.3℃,C相40.5℃,一切正常。”透过仪器屏幕上的红外成像显示的温度值、结合温差比对,输电运行中心飞手王恒报出110千伏夏薛线6号塔数据,同行的李琼做好记录。
“夜巡,能够非常清楚地听见线路的异常放电声,看见导线周围的电晕、温升烧红现象,以及个别脏污绝缘子的局部火花放电等潜在缺陷。”输电运检中心主任常军表示,夜巡是高温天气中的必要环节,也是保供电的例行措施。
一户一策,送上门的特别关爱
“李叔,蓝色按键是启动,按一下就管。” 北庄供电所网格经理黄丙金一边演示,一边示意老人上手体验。
7月10日,高温持续,山亭区北庄镇西坡村李老汉家里清凉宜人。病床上,老人36岁的女儿插着氧气管,面容憔悴。应急移动电源的到来,让老人露出久违的笑容。
吸氧正常,关键在电。一次入户走访中,黄丙金发现李女士长年吸氧且靠的是家庭用电,无应急电源保障。“一旦停电,不堪设想。” 黄丙金第一时间向供电所申请了应急移动电源,专程登门,现场调试,确保应急移动电源与吸氧机功率完全匹配。
特殊需求,特快办理。枣庄供电公司高度重视高温天气下慢性病患者、老年群体等特殊客户用电保障,要求网格经理定期上门巡检线路和用电设备,详细记录用电负荷、设备型号、应急联系人等信息。遇到极端天气或电网检修,务必提前24小时电话通知,协助启动备用电源。
“要是没你们帮忙,光靠俺们自己,不敢想能走到今天。”李老汉哽咽失声,握着黄丙金的手,久久不放。
(通讯员 鞠同心 刘帅 张冬冬)
上一篇:7月23日新能源早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