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DPV)系统中,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 PQ)问题直接影响电网稳定性、设备寿命及用户用电体验。
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1)电压波动与闪变
- 原因:光伏出力受光照变化影响(如云层遮挡),导致逆变器输出功率快速波动,引发公共连接点(PCC)电压波动。
- 风险:
- 电压偏差超出国标(如GB/T 12325规定±10%)时,可能触发保护装置跳闸。
- 频繁闪变(如短时电压变动)引发电灯闪烁,影响敏感负荷(如医疗设备、精密仪器)。
(2) 谐波污染
- 来源:逆变器开关器件(IGBT)的高频切换产生谐波(尤其3次、5次、7次)。
- 危害:
- 导致变压器、电缆过热,降低设备寿命(谐波损耗Ph=Ih2R)。
- 干扰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如零序谐波引发漏电保护误判)。
(3) 三相不平衡
- 原因:分布式光伏单相接入比例高,或光照不均导致各相出力差异。
- 后果:
- 中性线过载(不平衡电流叠加),增加线路损耗。
- 旋转电机(如电动机)发热加剧,效率下降。
对用户侧的影响
(1) 敏感负荷保护
- 案例:数据中心、半导体工厂等对电压暂降(<10ms的电压跌落)极其敏感,可能导致生产中断。
- 光伏的贡献:若光伏系统未配置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其并网切换可能加剧暂降问题。
(2) 计量误差
- 谐波影响:非正弦波导致传统电磁式电表计量偏差(电子式电表受影响较小)。
- 方向性错误:光伏反送电能时,若谐波含量高,可能引起双向计量误差。
对光伏系统自身的影响
(1) 逆变器寿命缩短
- 谐波自损:逆变器输出谐波会反馈至自身直流侧,导致电容、电感元件过热。
- 电网电压异常:电压过高时,逆变器可能主动脱网(如IEEE 1547规定的110%限值),减少发电收益。
(2) 保护装置误动作
- 孤岛效应:电网故障时,若光伏系统未及时检测并脱网(反孤岛保护失效),可能危及维修人员安全。
- 过频/欠频保护:电网频率波动时,光伏系统频繁启停,加速设备老化。
解决方案
硬件层面
谐波抑制:
- 加装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或LCL滤波电路(逆变器侧)。
- 选用多电平逆变器(如T型三电平),降低开关谐波。
电压调节:
- 部署静态无功补偿器(SVG)或智能逆变器(支持Q-V下垂控制)。
- 配置储能系统(平抑功率波动)。
控制策略
-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优化:采用扰动观察法+平滑算法,减少功率突变。
-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模拟同步机惯性,增强电网抗扰动能力。
标准与监测
- 合规性:遵循IEEE 1547、GB/T 19939等标准,定期测试谐波、闪变等指标。
- 实时监测:安装电能质量分析仪(如Fluke 435),定位问题源头。
安科瑞电能质量治理产品
总结
分布式光伏的电能质量问题不仅威胁电网安全,还影响用户设备和自身经济性。解决需“预防+治理”结合:
- 设计阶段:优选低谐波逆变器,合理规划接入容量。
- 运行阶段:加装补偿装置,实时监测数据。
- 政策层面:完善标准(如GB/T 36547),强制接入检测。
电能质量优化是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的前提,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