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能源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使得国际能源市场动荡不安,价格波动剧烈,给各国能源供应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低碳转型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的能源战略转型之路。
《石油商报》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欧盟推出《可负担能源行动计划》,着力解决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日本发布《第七次能源基本计划》,在稳定能源供给与低碳转型方面发力;印度优化石油行业战略布局,应对石油需求增长与进口依赖问题。
在能源转型浪潮中重塑能源格局
日本日前发布《第七次能源基本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以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国际能源形势演变为背景,阐述了近年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认为伴随AI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日本亟需更加稳定、低碳的能源供给,并再次强调日本摆脱对外依存度,提升能源自给率的重要性。
自《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发布后,日本国内外能源形势剧变。能源安全保障需求因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局势攀升,同时数字化转型(DX)与绿色转型(GX)加速,未来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在全球降碳减排背景下,各国坚持2050年碳中和目标,但能源供应波动加剧,日本必须加快绿色转型,摆脱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计划》调整了日本气候目标与碳中和战略,明确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变,并制定阶段性减排目标:以2013年为基准,计划到203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6%,2035年减少60%,2040年减少73%,以实现《巴黎协定》1.5摄氏度温控目标。
《计划》提出,可再生能源将满足电力需求增长。随着AI技术发展,预计日本国内电力需求大幅上升。为满足需求,到2040年,日本发电量需增长至1.1万~1.2万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10%~20%。同时,强调能源自给率的重要性,预计到2040年,能源自给率将从2023年的15.2%提升至30%~40%,以巩固能源供应安全。
《计划》将核能列为重要零碳电力来源之一,删除了《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中“尽量削减核电”的表述。预计2023年至2040年,核能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将从8.5%增至约20%。政府计划放宽新核电机组建设要求,支持新型核电站建设,在旧核电站址替换机组,推进下一代创新型反应堆研发,提升核能安全性,加快高温气冷堆及聚变堆等技术研发,并实施更严格的安全监管措施,提升现有核电站发电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在火电低碳化发展方面,《计划》提出,到2040年,火力发电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降至30%~40%,较目前大幅下滑,但化石燃料仍将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计划到2030年利用CCUS技术捕集二氧化碳5000万吨,2050年提升至1亿吨,并积极布局CDR技术,计划到2030年移除二氧化碳百万吨以上,2050年扩大至千万吨。技术创新上,引入氢混烧技术,发展低碳气体燃料,降低油电排放,使油电作为长期备用电源。
《计划》提出,建立新型能源供给体系,认为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将在多产业广泛应用。日本在氢能相关技术领域领先,未来将开展国际合作,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提升国际贸易地位。同时,计划扩大氢能与氨能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2030年氢能产能达300万吨,含税成本降至30日元/标准立方米,2040年扩至1200万吨,2050年至2000万吨,成本有望降至20日元/标准立方米;2030年液态氨产能扩至300万吨/年,2050年增至3000万吨/年,成本有望降至20日元/标准立方米以内。
此外,《计划》推进生物甲烷产业发展。在上游,与原料丰富国家开展技术合作;在下游,计划2030年前交通领域实现至少10%生物燃料与传统汽柴油混合利用,2040年提升至20%,航空领域争取政府补贴扩大SAF应用,船运、铁路与基建领域同步推进生物能源应用。
编辑:蒋伊湉
校对:张蕊
审核:常斐 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