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位于广东汕头的各大小渔港码头上,桅杆如林的渔船正做着最后的整装,数十万吨海鲜将从这里启程奔赴全国餐桌。
云澳国家中心渔港可容纳1000余艘渔船停泊,年卸港量达8万吨以上。蔡陈立 摄
汕头潮阳海门国家中心级渔港作为全省第三大渔港和“全国文明渔港”,常年进出船舶达3.5万多艘次,年渔货卸港量8万多吨。
当海产品从船头到冷库,“黄金两小时”意味着开渔后装卸设备需要连轴转、冷链仓库不停机。“这些冰块是渔获保鲜的第一道防线,半小时断电就可能让整舱鲜鱼失鲜。”汕头市新四海捕捞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浩宾看着制冰车间传送带上的冰块墙说道。
汕头潮阳供电局海门供电所工作人员在汕头市新四海捕捞有限公司制冰生产车间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用电负荷测算。桑滢雯 摄
记者了解到,在开渔前一个月,汕头潮阳供电局启动专项行动,在线路特训中处理隐患24处,为10台关键设备“把脉”,协助3家制冰企业完成设备升级。陈浩宾说,在电力稳定支撑下,企业日均制冰量近百吨,将装满每艘渔船的冷藏舱,为海鲜“保驾护航”。
汕头潮阳供电局海门供电所工作人员在海门国家中心渔港进行无人机线路巡视。桑滢雯 摄
在汕头市锦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鲜虾正通过流水线变成即食虾仁。企业负责人表示,供电所常来检查设备,设备稳定性提高,加工效率也连带提升。这家拥有3500吨冷藏库的企业,正是电力护航渔获加工的生动缩影。
另一边,坐落于汕头南澳岛上云澳国家中心级渔港的避风水域内,鳞次栉比的渔船陆续出海。这里年卸港量超8万吨,开渔季渔业产量占南澳全县总量60%以上。
开渔前,汕头南澳供电局“海岛轻骑”党员服务队登上渔船,对导航仪、抽水泵、捕鱼照明灯等关键设备开展用电安全检查。渔民黄泽林看着忙碌的电力工人,安心说道:“船上设备坏了在海上没法换,他们提前上门检查,让我们出海更踏实。”
在开渔前夕,汕头南澳供电局“海岛轻骑”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登上渔船,为渔民们提供贴心的用电检查服务。蔡陈立 摄
港口岸上的电力保障同样关键。汕头南澳供电局提前一个月对涉港线路设备开展巡查,对制冰厂里的制冰机、冷库电机等设备进行全面 “体检”。“开渔时每天要产40吨冰块都供不应求,24小时离不开电,有他们在我们心里有底。”制冰厂老板黄九篮说道。
从海岛渔港的渔船检修到渔港企业的设备巡检,从制冰厂的满负荷运转到冷链库的恒温保障,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织就电力保障网,让每一度电都成为守护“蓝色粮仓”与“鲜度防线”的坚实力量。当开渔号角吹响,万千渔船扬帆出海,每一份来自大海的馈赠,在电力保障下能鲜度无损地抵达百姓餐桌,为渔业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撰文:余丹 陈培炜 蔡陈立 桑滢雯 许宇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