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广角】电费激增是经济账也是民生题
创始人
2025-08-28 10:33:39
0

“收到电费单的时候都震惊了!”近段时间,多地网友反映,7月以来家中电费激增,家庭月度电费达到千元甚至更高。跟电费账单相关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电费为何涨了”“电表是不是坏了”“怎么省电”成为讨论焦点。一张小小的电费单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与民生温度?

电费激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气炎热是直接原因。今年夏季,全球及国内多地都经历了持续的极端高温天气,空调、风扇等制冷设备成为刚需,其使用时长和强度都保持高位,用电量自然水涨船高。同时,暑期学生放假、居家办公增多,白天用电高峰延长,进一步推高了整体电量。

“天太热”只是表象,若将电费单拆解,会发现更深层的结构性变化:过去,家庭用电以照明、电视为主,如今中央空调、大容量冰箱、即热式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普及,洗碗机等各类小家电也加速渗透,再加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家庭基础用电负荷大幅增加。更隐蔽的是“待机能耗”——路由器、机顶盒等长期插电,用电量看似微不足道,积少成多也非常可观。

如果说高温和电器升级是显性因素,阶梯电价制度则是引发“电费焦虑”的机制变量。阶梯电价制度下,用电量逐档递增,电单价也逐档提高。正常情况下,家庭可能处于较低的电价阶梯,但在极端高温天气下,一些家庭用电量大幅增加,跨入更高电价阶梯。这一设计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我国居民电价长期低于供电成本,阶梯电价既保障了基本民生用电,又可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节能。

从经济学视角看,用电量增加也反映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过去,人们可能为了节省电费而减少空调等电器的使用,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且能够为舒适度支付更高成本,这本身就是经济活跃度的体现。今年7月份,我国月度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关口,也系全球首次。这种“用能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同步,是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生动注脚。

当然,也必须正视电费支出对中低收入家庭、多人口家庭的实际压力。这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关乎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的“温度计”。如何在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减轻经济压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要实现“节流”,可从智慧用电和读懂账单两方面入手。智慧用电方面,可采取一些具体的省电措施。比如,将空调温度调高1摄氏度,这不仅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电费;购买时选择一级能效的电器;减少待机能耗,及时拔掉不使用电器的插头;巧妙利用分时电价,错峰使用大功率电器。居民还应学会通过手机软件查看电费明细,了解家庭用电结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采取节能措施。

从政策与市场角度看,需要做好开源与优化。进一步完善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制度,根据地区差异、家庭人口数量等因素进行更精细化的动态调整,体现政策弹性与温度。加大对节能家电补贴、户用光伏发电等政策的宣传和支持力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节能行动,推广绿色能源应用。

一张电费单,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冷暖,也映照着国家高质量发展走向。我们既要看到电费上涨背后反映的经济与民生信号,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如何平衡民生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作者:王轶辰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家能源央企高层人事调动! 近期,四家能源领域的央企高层发生人事调动,分别是: 叶国华任国家管网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 司为国任...
原创 1... 市值遭“脚踝斩”,推二代女儿上位。 在《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晶澳科技创始人靳保芳一度以...
原创 兖... 【高管】出任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兖矿能源”)总经理3年多后,肖耀猛于9月18日申请辞去董...
华电能源(600726)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华电能源(600726)发布2024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8月2日众泰汽车涨停分析:新能... 证券之星消息,众泰汽车8月2日涨停收盘,收盘价1.84元。该股于9点33分涨停,6次打开涨停,截止收...
甘肃能源(000791)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甘肃能源(000791)发布2024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8月1日大业股份涨停分析:风电... 证券之星消息,大业股份8月1日涨停收盘,收盘价6.55元。该股于9点25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
原创 新... 在职场的漫漫征途中,我们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渴望找到那盏照亮前路的明灯。为人处世的哲理,便...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助力清洁能... “绿色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是金融机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20... 2024年8月20日,根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2024年能源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