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和提升北方地区防汛减灾能力汇报,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会议指出,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一些地区极端强降雨频发、受灾较重,有关地方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当前虽然防汛关键期已过,但仍面临洪涝和台风风险,必须始终保持警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放松做好防汛救灾减灾工作。要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扎实做好受灾群众救助、恢复重建、部分地区抗旱减灾等各项工作,突出抓好秋雨台风防范应对。要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城市排涝、气象监测、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优化水库等重大工程调度管理,全方位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
析微阐幽,明辨要义。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建首席技术专家杜效鹄受邀,对会议精神进行全方位解读。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才能在与“不测风云”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他强调“降雨落区、强度、时段的预报精准度应努力提高,尽量打出预警提前量,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等危险区域和夜间强降雨等高风险时段更要紧盯,预警‘叫应’机制和应急避险措施需严格落实。”同时,要持续提升气候适应与应对能力,适应北方地区雨情汛情变化新特点,在流域防洪工程、城市排涝、气象监测、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北方地区防汛救灾减灾能力。
水电总院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
和衷共济,勠力同心。
2025年汛期以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强降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集中出现,全国多地遭受严重汛情,部分地区灾情牵动人心。面对多地严峻的防汛救灾形势,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中国电建集团的坚强领导下,水电总院党委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李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李昇书记多次协调部署安排,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迅速响应,水电工程研究院党总支、汛旱技术部党小组高效协同北京、华东、西北、中南、成都、贵阳、昆明等分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华东、西北、中南、成都、贵阳、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累计派出专家参与20个国家防总办公室工作组,先后赴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海南、安徽、河南、四川、内蒙古、浙江、江苏、广东、北京、河北、辽宁等省份开展防汛技术支撑。专家们闻汛而动,在暴雨洪水中逆行冲锋,用智慧和专业技术为各地科学防汛、有效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受灾群众筑起安全堤坝,彰显了国家智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中心专家参加国家防办工作组在防汛现场
精研覃思,笃行致远。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减灾和新型智库工作部署,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参与防灾减灾规划编制、重大任务评估、课题研究、技术咨询、专家组派遣等工作,有力支撑国家防总办公室、国家防减救灾委办公室、国务院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应急管理部有关司局,在防灾减灾规划评估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今年5月12日,水电总院、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发布《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4-2025)》,为我国防汛抢险技术装备领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行业发展依据。
《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24-2025)》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以科技为刃、以责任为盾,在防汛减灾救灾一线书写使命担当。面向未来,中心将持续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减灾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整合资源,形成防汛减灾的强大合力。持续关注雨情汛情变化,不断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同时,加大对防汛减灾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贡献智慧力量,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内容来源:水电工程研究院
编 辑:徐小舒
校 核:杨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