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18日在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上表示,未来随着天然气供应增加、管网及储气调峰设施完善,各地发电“气代煤”的条件更加成熟,为气电发展打开了空间。在大规模、长时间、季节性、商业化运作的储能技术尚未出现之前,发展本地燃气发电就成为最现实、最可靠的选择,特别是在迎峰度夏、应对冬季寒潮、极端天气的情况下。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白丽斐)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18日在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上表示,未来随着天然气供应增加、管网及储气调峰设施完善,各地发电“气代煤”的条件更加成熟,为气电发展打开了空间。在大规模、长时间、季节性、商业化运作的储能技术尚未出现之前,发展本地燃气发电就成为最现实、最可靠的选择,特别是在迎峰度夏、应对冬季寒潮、极端天气的情况下。
李雅兰选取了中国GDP排名前12位的城市分析我国城市燃气发展潜力。她表示,12个城市还有3.2亿吨左右的煤炭消费,“煤改气”有很大的空间;如果把12个城市的整体天然气占比从15%提高到23%的全球平均水平,12个城市的天然气消费量至少增加550亿立方米,增幅51%。
“在中国,受资源禀赋、燃气发电成本等因素影响,气电产业发展缓慢。2024年美国气电占比43%、日本占比34%、欧洲占比16%,而我国占比仅为3.2%。”李雅兰说。
以12个城市的电力情况为例,李雅兰介绍,其电力供应有几大特点:一是本地火力发电中煤电占比高,8个城市本地煤电发电量占比超过60%;二是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高,10个城市的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在30%以上;三是用电增长速度快,从2020年到2024年,12个大城市的用电量平均复合增长率近7%。
下一篇:明阳电气:暂无光伏逆变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