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我国生态核电新标杆!“核”你一起走进湛江核电
创始人
2025-09-23 21:06:33
0

9月22至23日,2025年“安全筑基 ‘核’谐共——媒体核电行”暨“国和行·媒体行”活动在廉江举行。

由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海报新闻、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近10家媒体采编人员组成的媒体团走进广东廉江核电项目,深入核电建设一线,现场观摩了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核岛、冷却塔,模块拼装厂房、智慧工程管理中心等,了解廉江核电项目规划情况、建设进度、创新发展、安全监管等工作,揭开核电站建设“神秘面纱”。

活动中,媒体团与廉江核电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单位——国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廉江市、车板镇政府代表座谈交流,了解湛江核电在建设过程中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为湛江作出的新贡献。

廉江核电项目厂区航拍图。

“欣”发展

技术与生态协同破界

当核电建设项目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邻,生态保护需怎么做?作为国家电投布局粤西的能源产业基地,广东廉江核电项目由国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简称“湛江核电”)负责建设及运营,项目地处北部湾经济带核心区域,毗邻湛江红树林、山口红树林、合浦儒艮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区位,让“生态优先、共生发展”成为项目从规划到建设的核心遵循。

自启动以来,湛江核电以系统化生态举措筑牢保护屏障,以“核谐共生”为核心理念,将技术创新与生态实践深度融合,在核电建设与自然保护的协同中走出独特路径,成为北部湾生态底色的坚定“绿色卫士”。

在湛江核电的生态实践中,“协同”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面对跨粤桂两省(区)的生态保护需求,项目率先打破地域壁垒,与粤桂两省(区)林业局、三大保护区管理机构建立“共建共管”机制——联合开展生态影响专题评价,签署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并将“监测-保护-修复”一体化纳入日常管理。

为确保生态监测的科学性,项目委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组建专业团队,对海洋水质、红树林生长动态、儒艮栖息地生态进行全维度跟踪。“如海洋金属离子、悬浮物、滩涂生物、红树林生长等情况,都是我们的监测内容。”湛江核电工程处冷却塔施工科员工宋易阳介绍,该公司每月向保护区报送监测月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趋势共同研判。

这一跨区域协同模式,不仅可以保障项目建设全程严守生态红线,更获得三大保护区上级主管部门一致好评,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列为“核电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可复制样本”,推动“核谐共生”从理念落地为行业认可的实践范式。

此外,看得见的生态行动,让“守护”更有温度。在混凝土搅拌站周边,湛江核电协同地方政府及参建单位种植991棵乔木,织就规模化防噪音林隔离带。这片“绿色隔音屏障”不仅降低了生产噪声对周边居民区的干扰,更与远处的红树林遥相呼应,成为核电与自然共生的生动注脚。

新发展

“世界核电第一大塔”坐落于此

技术创新是湛江核电守护“湛蓝”生态的硬核支撑。

针对核电建设中“淡水紧缺、海水取水难、生态扰动风险高”等痛点,项目交出了一份“技术赋能生态”的湛核答卷:国内首个“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超大型高位海水冷却塔”组合方案落地实施。

廉江核电项目厂址远景。

9月17日,被誉为“世界核电第一大塔”“国内首塔”的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全面进入塔内构件安装阶段。

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示意图。

与传统核电站普遍采用的“直流循环冷却”模式相比,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实现了新的技术路线突破。该技术以冷却水重复循环利用取代了海水直取直排,以大气为最终热阱,通过空气—水热交换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取水量,极大地减少了核电站因海生物涌入导致的运行风险,提升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世界核电第一大塔”内部。

同时,该技术排水量大幅减少,是传统核电站的四十分之一,排水温度接近自然海水,进一步提升了核电项目环境友好性。该冷却塔采用的高位集水设计是效能提升的关键创新,不仅使通风阻力更小、冷却效率更高,在相同淋水面积下出塔水温更低,可间接增加发电量;还通过利用冷却水位能,使循环水泵扬程降低12.7米,年节电量达600万度;同时运行噪声比常规冷却塔降低4~8分贝,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与海洋生态文明保护的有机统一。

在大件码头建设中,湛江核电创新采用模块化装配式钢便桥技术,将传统水上作业转为陆上施工,实现零污染排放,工程结束后钢便桥可完全拆除回收再利用,既保护了海域生态,又实现了“效率与环保双赢”。

每一项技术突破都致力于“发电与生态双赢”,让生态核电的“技术领先+生态友好”标签更加鲜明。

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

如今,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两台单机容量为12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正有序建设,计划于2028年投运。届时,项目生态价值将进一步释放——每年发电约200亿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约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待6台机组全部建成,年发电量将达7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相当于为北部湾种下14.8万公顷阔叶林。

兴发展

与车板共建“核美小镇”IP

湛江核电始终坚信,“核谐共生”不仅是核电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与社会、与民众的和谐。

湛江核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廉江核电项目自2011年落地廉江市车板镇后,充分发挥核电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廉江市合作共建高速出口、疏港道路、大件码头、淡水引水等基础设施工程,合作项目总投资共计8亿元,为湛江推进“百千万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实现企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开启了新的图景。

龙头沙立交。

去年12月28日,由湛江核电与省高速公司、廉江市合作建设,总投资2.8亿元的渝湛高速公路龙头沙港互通式立交连接线荔枝江至龙沙港互通出口段项目全线通车,彻底改变了廉江车板、青平两镇没有高速出口的历史,极大方便车辆进出渝湛高速。

龙头沙港互通式立交通车后,从湛江市主城区至车板镇主镇区通行时间减少约30分钟。便利的交通,不仅为廉江核电项目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促进龙头沙港口工业区及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也实实在在地惠及了当地百姓。

“从廉江核电项目启动以来,养殖场生猪的销路也打开了。”在车板镇经营着一家小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户梁观基欣悦说道。

廉江核电大件码头。

无独有偶,随着湛江核电与车板镇政府合作建设的廉江核电大件运输道路全面贯通,近两年来,车板果农曾钦金的廉江红橙果园也迎来了大批的电商上门收购。

此外,车板镇紧紧把握核电项目建设给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配合做好核电建设各方面协调和服务工作,形成了协同发展、互利共赢良好局面。

据车板镇统计,今年1-7月份,规上工业产值7041万元,同比增长89.6%;固定资产投资38.54亿元,同比增长38.7%,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50%。

从守护红树林的葱郁,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从打造跨区域生态协同模式,到树立核电生态标杆,湛江核电正以“湛蓝守护・核谐共生”的实践,为北部湾经济带注入绿色能源动力,让清洁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为中国生态核电的发展书写“湛核答案”。

南方+记者 许筱倩 通讯员 成亚光 向璐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家能源央企高层人事调动! 近期,四家能源领域的央企高层发生人事调动,分别是: 叶国华任国家管网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 司为国任...
原创 1... 市值遭“脚踝斩”,推二代女儿上位。 在《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晶澳科技创始人靳保芳一度以...
原创 兖... 【高管】出任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兖矿能源”)总经理3年多后,肖耀猛于9月18日申请辞去董...
华电能源(600726)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华电能源(600726)发布2024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8月2日众泰汽车涨停分析:新能... 证券之星消息,众泰汽车8月2日涨停收盘,收盘价1.84元。该股于9点33分涨停,6次打开涨停,截止收...
甘肃能源(000791)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甘肃能源(000791)发布2024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
8月1日大业股份涨停分析:风电... 证券之星消息,大业股份8月1日涨停收盘,收盘价6.55元。该股于9点25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
原创 新... 在职场的漫漫征途中,我们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渴望找到那盏照亮前路的明灯。为人处世的哲理,便...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助力清洁能... “绿色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是金融机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20... 2024年8月20日,根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2024年能源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