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绿证:畅行中国 走向世界”黄河流域绿证宣传推介会在济南举办。 此次会议是绿证“1+N”系列宣传活动之一,旨在凝聚黄河流域九省(区)合作发展共识,更深层次促进绿证应用,推动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在会上表示,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一致行动,中国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扩大绿色能源消费,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中国绿证制度。
中国绿证既是“身份证”,也是“承诺书”;既是“通行证”,也是“增值卡”。中国绿证已经实现了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特别是RE100也明确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标志着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有望在畅行中国的基础上大步走向世界。
据悉,今年以来,绿证市场量价齐升,1-8月绿证交易量4.64亿个,同比增长1.2倍,绿证单独交易平均价格较年初增长1.4倍,绿证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特别是沿黄九省(区)近年来积极推动绿证交易和绿色电力消费,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8月底,共出售绿证1.88亿个,占全国的41%;购入绿证1.21亿个,占全国的26%。
作为我国绿证市场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水电总院亲历了绿证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试水走向成熟壮大的发展历程。据易跃春介绍,十年来,水电总院围绕政策、标准、平台、国际化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支撑绿证市场建设,引导全社会绿电消费。
在绿证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水电总院一方面全力开展绿证机制研究,支持促进绿证顶层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出台。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绿证应用场景,深入研究绿证与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市场与自愿减排、碳“双控”与碳核算等机制衔接,支持促进构建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价值体系。
在绿电消费标准制订方面,水电总院积极引导基于绿证的绿电消费,建立涵盖“核发交易、消费核算、消费评价、消费溯源”全周期、各环节的绿色电力消费标准体系,积极对接市场监管总局等标准归口管理单位,有序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在优化绿证核发交易平台方面,水电总院分两个阶段做好绿证全周期技术服务。第一阶段,2017年至2023年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水电总院作为绿证核发和交易机构,建设运营全国绿证核发和认购平台,建立绿证核发、交易、溯源、信息披露的完整管理体系。第二阶段,2023年绿证全覆盖政策发布后,建设运营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系统,为绿证核发夯实基础;支撑建设运行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保障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稳步推进;优化升级中国绿证交易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实现24小时全天候便捷交易。
在开展国际对接方面,水电总院积极推动绿证走出去。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一方面,主动加强与气候组织开展RE100工作对接,推进RE100对中国绿证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能源署、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等国际合作机制推广绿证,推动中国绿证与国际相关规则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