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平凉能源工程学校揭牌暨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签约仪式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职业中专举行。这既是灵台县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精准对接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需求、筑牢县域经济人才根基的关键行动,标志着当地职业教育迈入产教融合、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黄陇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台县煤炭资源富集,已探明地质储量53亿吨,预测总储量超300亿吨。随着邵寨煤矿产能核增获批、灵台电厂一期投产,煤电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此次经平凉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设立的平凉能源工程学校,在灵台县职业中专加挂牌子,重点承担能源化工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对接、实训基地共建等职能。
贯通培养签约现场(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设立的平凉能源工程学校依托灵台职专优质基础实现高起点办学,学校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拥有2幢实训楼、70个实训室及40个多媒体教室,教学设施可充分满足技能培养需求;学校有专任教师122名,其中“双师型”教师达71人,近年针对性引进矿山机电等专业教师11名,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团队。专业设置上,学校在保留原有优势专业基础上,新开设了矿山机电、采矿技术专业,升级改造数字媒体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5个专业,目前共开设专业11个,为学生就读提供了多元选择。
仪式现场,平凉能源工程学校与山东煤炭技术学院、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及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3+2”中高职贯通培养协议。根据协议,学生将先在中职阶段就读3年,通过转段考核后进入高职阶段学习2年,毕业可获高职专科学历证书,实现从技能培养到学历提升的无缝衔接。今年秋季,首批410名矿山机电、采矿技术等专业学生已入学开启培养进程。
灵台县职业中专(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首先祝贺平凉能源工程学校顺利揭牌,我们山东煤炭技术学院目前已与能源工程学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将与能源工程学校在矿山安全、煤矿机电等专业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助力灵台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孙婧表示。
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县的关键举措,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目标,通过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县职业中专已与多所省内外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培养学生超2200名;与大金机电设备(苏州)有限公司、金陵造船厂、东富龙科技集团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企业冠名班,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8%以上。此次揭牌与签约后,学校将进一步聚焦煤电化和中医康养产业链,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区域职教特色品牌。
灵台职专学生在上专业技能课(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围绕全县煤电一体化开发和中医康养产业,将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全县经济发展作用。积极与山东煤炭技术学院、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在灵台设立了平凉能源工程学校,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贯通培养的新路子。”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何剑雄说。
从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到贯通培养打通成长通道,平凉能源工程学校的成立,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格局。随着这一职教平台的落地运营,将为灵台乃至陇东能源基地建设输送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人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景洁 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