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刷到条新闻,心里咯噔一下——福建一辆阿维塔06,刚开了1066公里,也就刚过磨合期,居然起火了,连带把旁边7辆停着的车全给烧了。更让人在意的是,车主说起火前,APP上明明显示车内温度飙到了76.4℃,这可不是小数字,跟三伏天关窗晒了两小时似的,可就这么个明显的异常,愣是没个靠谱的预警,也没个主动干预。
你想啊,这还是车主的第一辆新车,才开了一个半月,换谁心里不慌?这事儿暴露的哪儿是电池或者温控系统那点小毛病啊,分明是有些新能源车企把“安全”想简单了——好像只要事后赶紧找车主、下架视频、说句“会妥善处理”,就算尽到责任了。但咱们开车的都懂,安全这东西,从来不是“出了问题再补窟窿”,得在出事前就把“警报器”装明白、把“防火墙”砌结实。
就像家里装了烟感器,明明探测到浓烟了,却不响也不闪,等火真烧起来了,再过来跟你说“我帮你灭火”,这有用吗?那76.4℃的异常数据就摆在那儿,却没触发有效预警,这不就是安全体系里留了个大盲区吗?
说到底,新能源车不能光盯着“卖得火不火”,订单排到多少,更得盯着“会不会烧起来”,能不能让车主踏实。整个行业真得醒醒,别总把“技术先进”挂在嘴边,得有个透亮的安全数据规矩,实时预警系统得真能用、真管用,别让咱们这些掏了钱的车主,反倒成了第一个“发现安全隐患的人”——这事儿,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