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晚,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夜空流光溢彩,水幕光影秀在峡谷间舒展,光束与江水、峭壁相映成趣。云南游客张先生举着手机连连惊叹:“这光影配大桥太震撼了!”这背后,是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的提前备战。通车前一日,兴义贞丰供电局10余名技术骨干携3台应急发电车、3辆保电车进驻,24小时值守,确保了这一全新网红地双节首秀电力“零差错”。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贵州电网公司交出亮眼保电答卷:10月1-4日,全网统调最高负荷2000万千瓦,同比增长17.16%;全省供电量1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69%。从喀斯特溶洞到红色圣地,从民族村寨到科普小镇,电网以“满格电”护航全域文旅,既让游客畅享安心旅程,更激活地方假日经济的澎湃活力。
数据见热度:全域文旅“电”彩纷呈
花江峡谷大桥的热度,双节首日便由电力数据直观印证。10月1日,云渡服务区用电量达12600千瓦时,背后是餐厅排队、酒店满员、充电站车流不断的热闹场景。贞丰供电局副总经理何清建表示:“我们紧盯观光电梯、服务区等用电需求,不仅保障大桥通车顺畅,更让游客舒心。”
自然奇观与民族风情交融的景区,电力数据同样是文旅人气的“晴雨表”。
从世界第一高桥来到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溶洞景区——安顺龙宫,“灯光打在钟乳石上,像走进了奇幻世界!”广州阳江游客冯先生一家的赞叹,正是电力支撑景区体验升级的生动注脚。据统计,双节期间安顺龙宫景区用电量同比增长32%,游览区灯光系统始终稳定运行。
黔东南黎平肇兴侗寨同样热闹非凡。村集体经济合作经营的火塘边酒楼内,11台空调、4台电炒炉满负荷运转,单次接待200余人。村党支部书记陆卫敏说:“供电所帮我们实施电改后,我们才敢接大订单。”数据显示,侗寨节日期间用电量同比增长28.9%,电力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自驾游与红色、科普文旅需求同步释放,相关电力数据同样亮眼。
“真的太快了!插枪20分钟,电量从20%充到75%,每度电还比常规充电站便宜0.12元!”重庆游客李师傅在贵阳泉湖公园超充站的体验,折射出电力服务对自驾游的有力支撑。今年7月建成投运的全国最大华为液冷超充站,双节期间日均充电量22086千瓦时、充电803次,较节前分别增长17%和14%,“一秒一公里”的补能效率让自驾游客无需排队等待。
红色圣地遵义的文旅热度持续攀升。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门前排起长龙,重庆游客陈女士带着孩子驻足感慨:“上次来被革命文物震撼,这次特意带孩子感受红色精神。”依托供电可靠率99.999%的“高可靠示范区”,会址周边区域双节首日用电量同比增长108.47%,稳定电力筑牢红色文旅“生命线”。
平塘天文小镇的“追星潮”更带动用电需求激增。假期前3日,小镇用电量同比增长31.62%,餐饮、住宿类商户增幅超四成。中国天眼景区周边酒店爆满,温馨酒店周老板连声向供电员工致谢:“空调24小时转,多亏你们提前排查用电隐患!”
守护显担当:电网构建“全链条”保障
文旅热度攀升,离不开贵州电网公司统筹调度、技术创新和精细服务的全链条保障,每项举措均紧扣保供电、优服务、惠民生的核心目标。
统筹调度是电力保障的“总开关”。贵州电网公司建立全网统筹、分级负责机制,实时监测景区、交通枢纽、充电站等重点区域负荷,动态优化运行方式。花江峡谷大桥应急电源、龙宫双电源保障、超充站供电等,均在统一调度下进行,确保全网供需平衡。
技术创新是提升保电效率的“硬支撑”。在平塘天文小镇,都匀平塘供电局用“无人机+红外+人工”立体巡检,隐患当场带电消缺;安顺龙宫景区,安顺市郊供电局创新“双协同”模式,电力波动时秒级切换双通道,保障灯光“不熄灭”;贵阳白云供电局对超充站线路“一周两巡”,逐点检查接头、测试绝缘,保障补能效率稳定。
精细化服务则延伸至文旅保障的“最后一米”。兴义供电局提前进驻花江大桥,前置应急保障。安顺市郊供电局新场供电所每天6人分3组“地毯式”巡检龙宫,副所长李盛华说:“游客开心,再辛苦也值得。”遵义供电局“申友强服务队”提前排查会址用电隐患。凯里黎平供电局肇兴供电所上门为侗寨商户检测设备,守护民族村寨烟火气。
水幕光影渐暗,黔贵文旅热潮仍在延续。攀升的电力数据记录游客舒心旅程,细致的保障行动彰显国企担当。贵州电网公司以“不停电、优质电”护航全域文旅,既点亮假日体验,更激活经济活力,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注入持久电力动能。(张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