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每年的这个时候基本都是极端天气,国内广东那边台风就不断,甚至当地还停工停课,人们还屯了好多粮食。
这时候,越南也在经历台风,10月7日,“麦德姆”台风给越南带来了超强降雨,导致了谅山亿水电站溃坝了,这可殃及到了中国的广西,广西的河流发布了全线预警,而且洪峰直抵南宁。
为什么越南溃坝,广西会遭灾呢?广西的灾难真是越南导致的吗?
广西18条河预警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广西的崇左和南宁等城市最近真是有点难,洪水不光是从天上来的,本地的强降雨已经够让人头疼了,更要命的是上游的水也正不受控制地涌来,这双重压力让左江等足足18条河流的水位,一下子就普遍冲高到了警戒线以上大约4米的位置。
在南宁一个泵站附近甚至出现了地面陷坑,官方不得不立即启动应急抢险,所有人的心都悬着,因为预报说洪峰就要抵达南宁市区的邕江段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上游来的水,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凶猛了?咱们需要从越南找原因。
想搞明白这水是怎么来的,得把地图倒过来看,南宁人熟悉的邕江,它的上游其实是左江和右江,我们单说左江它的源头就更有意思了,左江是由两条大河汇合而成的,一条叫水口河,一条叫平而河。
它们都在广西的龙州县交汇,但它们的源头却都在中越边境线上,甚至更远,水口河有一段就流经越南的高平省,而平而河它在越南境内的名字叫奇穷河,发源地就在越南的谅山,可以说这两条河把中越边境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这可不是两条小溪流,它们在越南境内的流域面积加起来超过1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河水面积是相当广阔,而且那个地方气候还温暖湿润,所以雨水就特别丰沛,一旦天降暴雨,这巨大的集水区就会迅速汇集水量,向下游的广西压过来。
但是这种地理上的连接是一种无法选择的宿命,甚至在历史上,这片边境地带也曾是中越战场的交锋之地,足见它在地缘上的重要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而这次洪水的直接原因是10月7日下午1点半左右,越南谅山省境内的一座水电站,突然溃坝了,它的名字叫北溪1号水电站,但是罪魁祸首是台风“麦德姆”,大家都知道台风一来就会带来惊人的强降水。
而且监控数据显示,在溃坝前水电站的泄洪量已经失控,上午9点的时候还是1181立方米/秒,到了中午12点就直接飙升到了1562立方米/秒!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这座北溪1号水电站,设计的最大泄洪能力也才1200立方米/秒,说明水流早就超过了它的承受极限。
这并不是什么大型水利枢纽,它只是一个装机容量仅为2.4兆瓦的小型设施,水库库容也只有300万立方米,它就是个小体量,网上很快就传出了越南半夜故意开闸泄洪的说法,听着特别刺耳,似乎是邻居在故意使坏,但仔细分析一下,这更像是一场煽动情绪的谣言。
真相可能更无奈,越南在水口河、平而河的上游其实根本就没建什么大型水坝,一方面可能是财力不足,另一方面当地的喀斯特地貌也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所以这根本不是蓄意放水,而是面对天灾时彻彻底底的无力控水。
洪水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次事件也暴露了越南水利设施建设的短板,更倒霉的是,就在一周前台风“博罗依”来袭的时候,这座小水电站为了自保就已经向中国方向开闸放过一次水了,没想到短期内连续遭遇两次台风的致命连击,它终于是扛不住了。
而越南水电站溃坝的后果很直接,水电站的中控室被毁,设备全部失灵,大坝在进水口附近被冲开了一个约4米深、5米长的大口子,但万幸的是这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水淹到家门口了
越南那边是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中国广西危险可就大了,因为上游的失控,直接就转化成了下游广西的危机,这是广西在一周之内,第二次因为越南上游的水情而面临洪水考验了。
这种被动的局面也凸显了在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下,下游地区在跨国水安全问题上是多么脆弱,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上游什么时候会给我们一个“惊吓”。
关于这个情况,有网友就表示,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防洪设施建设,毕竟求人不如求己,是否可以考虑在边境地区修建一些水利调节设施,给自己建一个“缓冲区”?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下游自保逻辑。
更有网友觉得,应对广西的水灾,应该有当年山西大同的精神,也希望广西人民一起齐心协力,上下一致,同仇敌忾共渡这次的灾情。
但是说到底,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跨国河流的管理天然就存在障碍,水情信息共享不及时,统一调度更是难上加难,这才是导致下游总是被动的深层原因。
其实回过头看整件事,它更像是一场天灾和人祸的结合体,而不是邻里之间的恶意对抗,如果只把责任简单地推给越南故意放水,既不公平,也解决不了问题,其实我国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是有大国胸怀和智慧的。
我们在地缘上对东南亚国家拥有水资源优势,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懂得负责任大国的份量,如果真要搞放水大战,中国的优势是压倒性的,越南方面也不可能做出这么不理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寻找一条共赢的出路,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