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客户来电,我们只能靠经验判断区域地址,故障发生时受影响客户数量算不准确。现在有了光明大模型,不仅能快速锁定地址及供电线路,调度网格班组诉求响应也快多了!”
10月14日,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服务管控班班组长黄勇指着系统里的预警数据,对电力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感慨不已。随着光明大模型地址分析工具的落地应用,该公司服务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正式告别“经验依赖”,迈入智能化、精准化、秒速化的全新阶段。
光明电力大模型主界面。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供图
据了解,传统电力服务管控模式中,由于电网规模大,客户来电反映相关问题后,工作人员根据系统查询出客户的大概归属区域与线路,这种方式一是效率低下,需用时2-4分钟,二是对工作人员熟悉程度要求较高,至少3至5年工作经验才能胜任。为了提高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服务响应速度,国家电网部署光明大模型,作为电力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专为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设计,能通过对客户地址、班组、台区、线路等数据的智能学习与研判,快速实现工单归属的精准预测。
自该公司服务管控班率先引入该模型以来,服务响应精准度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网格班组能根据模型预警在2秒钟内快速定位风险区域,并在供电地图上精准标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响应客户用电诉求,故障处置与服务保障能力增强30%。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利用光明大模型成功处置63起客户诉求,精准率达100%。这一应用不仅为电力服务风险预警管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更成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典型实践案例。
电力人员加强服务风险预警工作。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供图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化光明大模型在服务管控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优化预警机制,让服务响应速度提档升级。”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服务风险预警,公司还将探索大模型在电力调度、设备运维等更多业务场景的应用,推动电力系统全面智能化升级,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用电服务保障。(袁勇、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