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湖南临武县发展投资集团旗下临武县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传来消息——县污水处理厂“水务+光伏”项目工程顺利完成预验收。这标志着该集团在光伏发电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正式跻身临武县新能源绿色发电领军企业行列,为全县绿色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发光伏项目(曹建国 摄)
近年来,临武县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大力拓展多元化发电路径。在巩固水力发电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该公司持续探索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光伏发电业务已实现跨越式突破。
据公司光伏业务分管负责人雷方云介绍,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具有无噪声、零污染等显著优势,是理想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临武县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为太阳能资源的规模化开发与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而县污水处理厂位于县城第三中学东侧,不仅光照条件优越,用电负荷也较为集中。经对负荷容量与运行时段进行综合分析,该厂完全符合国家倡导的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要求,为“水务+光伏”项目的落地提供了理想场所。
采用空间二次开发理念发展光伏项目(曹建国 摄)
据了解,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空间二次开发理念,在污水处理厂水池上方架设太阳能光伏组件,总利用面积约7600平方米。光伏系统所发电量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消纳,优先保障厂区设备运行,将剩余电力接入郴电国际电网。这一举措明显降低了用电成本。
据测算,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148万度,其中,自发自用比例高达70%。电站设计运行寿命为25年,系统运行稳定,线损与升压损耗低,衰减缓慢,全生命周期系统效率可保持在85%~88%,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
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临武县污水处理厂“水务+光伏”项目实现了土地与空间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电力就地转化、就近使用,有效避免了远距离输电造成的损耗,大幅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该模式还增强了厂区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升了运行可靠性。光伏发电过程能量转换直接、清洁高效,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还为城市面貌更新与品质提升注入了新活力,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积极示范。
“通过‘水务+光伏’的创新实践,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据临武县发展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程文介绍,集团将继续在新能源领域深耕细作,为临武县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来源:临武县发展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