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供暖季,季节性用能高峰即将到来。今年迎峰度冬期间,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否有保障?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在10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当前情况看,今年迎峰度冬期间煤炭供应基础坚实可靠,采暖季天然气供应总量和尖峰用气总体有保障。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供应保障有力有效。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煤炭先进产能建设持续推进,原煤、油气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4%。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接近22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突破17亿千瓦。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84.4%。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左右,达到同期工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
“2022年-2025年我国雨带和覆冰逐年北抬,华北、东北等地冬季出现大面积输电线路覆冰灾害情况可能性增大。”张燕秦表示,国家能源局将聚焦极端寒潮、雨雪冰冻等风险挑战,提前研判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可能遇到的困难,抓紧组织重点地区度冬形势研判,“一省一策”指导重点地区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电力方面,将持续推进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力,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重点强化燃料供应,夯实保供物质基础。加快推动地方各类支撑性电源建设投产,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强化电煤产运储需衔接协调,保障电煤供应价稳、质优、量足;充分发挥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电供热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推进“煤改电”配套电网升级改造,科学优化运行方式,保障群众取暖用电。
就煤炭供应来看,当前市场总体平衡偏宽松。1—9月份全国规上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10月以来,全国煤炭日均调度产量持续处于12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10月29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2.2亿吨,可用35天。
“迎峰度冬期间,我们将持续跟踪煤炭生产、进口、需求等重点指标变化趋势,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迎峰度冬煤炭保供相关工作。”张燕秦介绍说。
天然气供需也是总体平稳,形势稳中向好。近期,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2025—2026年度采暖季天然气保暖保供工作会议,研究采暖季天然气供需形势并部署相关工作。
张燕秦表示,国产气将实现连续九年稳定增产超百亿方、陆上进口管道气稳定增长、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以及川气东送二线四川资源上载段均按期建成投产,“全国一张网”灵活调节和尖峰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地下储气库超额完成年度注气任务,满库入冬,天然气储备和顶峰保供能力逐步提升,产供储销体系更加完善。
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持续推进增储上产,全力筹措保供资源,及时启动保供机制,提前做好调峰保畅应对。今年供暖季,中国石化预计向供区市场供应天然气资源较上一供暖季增长4.4%,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记者: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