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攻坚的关键时期,新兴铸管武安本级以“极致能效”为核心,在全链条上精准发力,掀起了一场围绕用电、煤气与设备能效的深度变革,用精细化管理破解能源降本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系统谋划,筑牢“极致能效”压舱石
为确保目标落地,智能管控中心能源环保专业率先行动,出台《武安本级2025年四季度能源降本及指标分解计划书》,通过对各实业部用能点位的逐一排查与精细到点的管控,责任被层层分解,目标被清晰锚定,为全力冲击2000万元能源降本增效目标夯实基础。
用电管控,精打细算,守住降本“主战场”
在降本攻坚中,用电管控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铸管工序“用电大户”,武安本级采取三重举措,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在避峰时段对辅助设备果断“应停尽停”,坚决削减无效能耗;聚焦核心电炉,通过精细化管控开炉数量,寻求炉机匹配的最优解;全面推行“避峰就谷”的生产调度策略,巧妙地将设备检修安排在用电尖峰时段,并利用谷段进行维护。
这一系列精准操作结出了硕果——10月份,武安本级谷电使用比例成功提升至34.97%,当月累计节约电费约66.97万元,真正实现了让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
煤气平衡,协同联动,奏响增效“协奏曲”
在煤气资源利用上,武安本级强化系统思维,通过密切监控高炉、焦炉煤气管网压力,在煤气与发电系统间架起了一座高效的“传递桥梁”,将富余煤气“吃干榨尽”。10月,企业自发电量一路攀升至1.26亿度,自发电比例达到惊人的84.97%,不仅大幅降低了外购电成本,更将系统协同的降本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设备能效,见微知著,绘就绿色循环图景
“1Hz也是成本”的节能理念,已深深植根于各实业部的日常行动中。在能源科技,通过对除尘器高低频率的精准控制,有效减少了设备的无效能耗。这一细节处的精益求精,正是全员参与节能、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为企业构建绿色循环生产体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能源降本攻坚战,既是武安本级应对市场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也是企业践行“双碳”目标、履行社会责任的坚实一步。其所形成的全链条能源管控宝贵经验,为行业节能降碳树立了可复制的实干标杆。
(宋敏 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