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唐南澳勒门Ⅰ及扩建海上风电场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时(即1000万度),创下项目投产以来历史新高,为汕头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大唐南澳勒门Ⅰ及扩建海上风电场是粤东地区首个批量化应用13兆瓦风机、首个采用16兆瓦超大容量风机的项目。进入秋季大风季,项目团队紧抓发电黄金窗口期,依托风功率预测软件与成熟运维体系,通过24小时参数监控、动态优化发电策略,确保机组应发尽发。
设备稳定是高效发电的核心支撑。项目团队以“预防为主、检修先行”为原则,抢抓秋季检修窗口期,统筹推进风机定检、线路巡检等工作,运用无人机叶片巡检等智能化手段提升检修质效,通过全流程闭环管理保障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发电量突破筑牢根基。
此次发电量创新高,是汕头海上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汕头已建成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持续为区域能源转型注入绿色动力。
南方+记者从汕头市风能协会获悉,第22届世界风能大会暨第三届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汕头举办,大会以“风能赋能未来:创新、协作与可持续增长”为主题,直面风电领域关键技术挑战与前沿趋势,旨在打造高规格、国际化的产学研交流平台,助力全球风电合作迈入新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汕头海上风电的运营成效与产业布局,将为大会提供鲜活实践案例。随着大会的召开与更多重点项目的推进,汕头将进一步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全球风电产业发展贡献“汕头方案”。
南方+记者 余丹
,一键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