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1日,第八届北京责任展在北京隆重举行,这场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责任云研究院承办的行业盛会,不仅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5)》,更见证了外资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亮眼答卷。其中,LG新能源凭借在绿色低碳发展与可持续未来构建中的卓越表现,一举斩获多项殊荣,成为展会焦点。
连续五年稳居“动力电池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25)”首席,首次跻身“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25)”十强,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LG新能源对ESG理念的深度践行与长期坚守。同期发布的《LG新能源(中国)2025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经权威机构评级保持五星水平,再加上主办方颁发的犇牛奖-责任品牌奖,三项荣誉加身,彰显了行业与社会对其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度认可。
在全球气候治理日益紧迫的今天,LG新能源的“负碳”战略颇具示范意义。以2030年、2040年、2050年为关键节点,该企业明确了从经营场所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路径:2030年实现自身及一级供应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2040年覆盖核心价值链,最终在2050年达成全产业链碳中和。这一蓝图并非空谈,2024年LG新能源(中国)已实现16,072万亿焦耳可再生能源全额使用,南京三家工厂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减碳增绿”的决心。
在绿色循环领域,LG新能源构建的产业闭环同样值得称道。严格遵循废旧电池相关法规,将回收金属纳入材料生产,扩大属地回收合作,推动镍、钴、锂等资源循环利用,目标2030年可回收金属使用率达到20%。同时,标准化管理包装材料、追求废弃物“零填埋”、自动化处理废液,一系列举措让“无废工厂”的理念落地生根,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价值链的协同共进。LG新能源制定《供应商行为准则》,通过第三方审核、现场风险评估等方式健全供应链管理,助力供应商提升ESG水平;搭建基于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与服务质量,为行业树立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标杆。而深耕中国市场二十年来,LG新能源更将企业发展与本地责任紧密相连:连续五年发布中文版ESG报告,开展高校创新竞赛培育专业人才,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帮扶弱势群体、关注青少年教育,用实际行动融入中国社会,践行着“植根中国、共享增长”的承诺。
在ESG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LG新能源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责任与社会价值。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引领者和外资企业的标杆,LG新能源以清晰的战略、扎实的行动、透明的披露,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期待更多企业以其为榜样,将ESG理念深植发展战略,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