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10月18日,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就当前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及136号文影响等挑战下,光伏产业应如何破局,实现从数量到质量发展的跨越的问题,分享了她的观点。
苗青表示,过去一年多光伏行业围绕内卷、过剩产能出清展开诸多讨论,而新能源未来5-10年的发展,关键在于为其找到新场景,她具体提出两大构想。
一是打造零碳园区,构建新能源新载体与新路径。借助虚拟电厂这一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将光伏、风电等发电资源,储能、充电桩设施,以及园区内工商业用电负荷等汇聚整合,通过聚合商的智能化调配,实现园区内能源自平衡。此举既能最大限度消纳新能源发电,又能减轻电网负担、增强电网稳定性,同时降低园区用能成本。
二是借力城市更新与新城镇建设,拓展光伏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全中国新建建筑将达200亿平方米,而建筑全生命周期排放量占全社会三分之一以上。
英利集团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光伏向建材转型。依托高透纳米膜彩色化技术,使光伏产品外观趋近传统石材、金属建筑外立面,既满足设计师对建筑美学的要求,又让建筑兼具发电属性,从单纯用电载体转变为绿色可持续发电载体。据介绍,该技术已研发至13代,且已应用于全球200多个建筑项目。
苗青总结,光伏产业破局的核心在于找到“三新”,即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场景,以此推动行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发展跨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